close

根據旺旺中時集團公佈的最新民調,宋楚瑜若參選,並未能撼動雙英對決的態勢,但整體表態率則提升近一成!當馬英九與蔡英文二人參選時,馬的支持度是三三.五%,蔡的擁護度是二九.二%;一旦宋參選時,可斬獲十.三%青睞度,而馬的選票為三三%,蔡的支持度為廿八.六%,雙英差距四%,未表態者下降九%。進一步分析發現,一旦宋參選,原本支持雙英的人,有八六%以上的比例仍舊支持藍綠各自陣營,但原本支持馬者,有九%改投宋,但青睞小英者,則有一二%也表示要倒戈宋。換言之,宋的出馬,吸引了國、民兩黨部分選票。

 

相當有趣的是,對於這樣的結果,民進黨的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表示,這和民進黨所做的民調「不謀而合」。咦…我怎麼記得前幾天民進黨才發布一個很詭異的民調,說以投票率七成五來估算,蔡英文獲得50.1%,馬英九獲得49.9%。怎麼回事,明明不是蔡英文領先嗎?怎麼現在又說是「不謀而合」?難道又變成馬領先,但是民進黨不公佈?民進黨是像以前警察或法官被批評「選擇性辦案」一樣「選擇性公布」嗎?每次民進黨自己公佈的民調必定是自己人贏。怪了喔,民進黨的支持者有這麼脆弱?一定要看到自己人贏才能夠安心?其實我一直記得綠營的民眾其實是很團結的,而且甚至刮風下雨都會出門投票,不像藍營支持者,可能往往下個雨就被擔心「比較想要留在家裡」了。而如果有這樣的特性,其實領先或是落後,對於民進黨支持者來說,好像差距不大,反正都會出來投票,不是嗎?怎麼會如此沒有信心?

 

民調是相當專業的東西,在千禧年以前的國民黨,也常常做些「自我安慰」性質的民調,例如199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,當時民調老是說那時候的台北市長黃大洲先生居於領先,偏偏最後投票出來的結果,黃大洲先生不但落居最後,而且是慘敗;兩千年的連戰先生選總統時,國民黨也常常公佈領先的民調,到最後結果又是「差很大」;很顯然地,這又是政治人物或政黨在操作「自我安慰民調」的結果。近一點的話,2008年的謝長廷,為了要操作「逆轉勝」,也常常告訴支持者,民調結果已經「黃金交叉」,要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,偏偏這樣的安慰性民調,對於選情似乎真的已經沒啥管用。沒啥管用就罷了,可是從這幾次選舉結果還是可以看得到,有政黨愛用。難道現在還有人以為,對媒體、大眾公佈這種「安慰性民調」,就真的有用嗎?

 

其實民調的學問是蠻有趣、奧妙的,好好運用的確可以相當科學、精準地在政治事務上判斷出民意的風向,做出最能「體貼民心」的政策,在選務上也會對選情有相當大幫助。但是這並不該是一個拿來吹牛、炫燿的工具,弄到每次的調查都對自己有利?我想,這不但違背了做民調的初衷,同時在政治上,也會對判斷人民意向時,造成準頭相當大的失誤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大霹靂 的頭像
    大霹靂

    大霹靂的天使鏢局

    大霹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