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報導國內目前每年博士班畢業生已超過三千七百人,較民國八十四年增加二倍多,目前出現人才供過於求的嚴重警訊,產生「流浪博士」現象。國科會指出,使其必須要設法解決博士生失業問題。根據國科會的統計,從98年開始,台灣博士班畢業生即超過3千7百人,較84年的1053人增加2.5倍。國科會副主委張清風指出,99年共有3116人向國科會申請博士後研究員,國科會總計核定2462人,此數據顯示博士班畢業生都靠國科會養。

 

這是一個台灣社會相當奇怪的現象。也許是由於自古以來「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」的觀念根深蒂固,大家拼命地追求高學歷;過去許多人總是喜歡提到社會上一些名人,由於努力求學而從窮困翻身的例子,並期望藉此鼓勵學子能夠更加用功學習;而這些我們從小聽到大「要用功唸書」的概念,甚至進而讓我們「再影響下一代」,就這樣無止境的循環下去。

學位滿街跑.gif   

記得在我父執輩的年代,唸到大學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,社會上並沒有這麼多的大學生,「大學」是一個確確實實的「窄門」,後來,這道窄門逐漸開放;在教育部以「減輕求學時代壓力」之類的為由,越來越多的大學設立,其中某些還是所謂的「技術學院」轉型為大學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大學生越來越多,個人資料上登記的「大學畢業生」和以前比起來,顯得越來越廉價,畢竟「物以稀為貴」;而由於教育部在政策上的大幅鬆綁,不但使得現在大學生滿街跑,碩士、博士也變得越來越多,大學學歷就變得好像是從前戰後嬰兒潮出生那群的「高中學歷」一般;如此一來,大學學歷畢業的上班族,領取從前所謂「高中畢業」的薪資,似乎也不足為奇了。

 

如果報載沒有誇大,在這個社會上已經出現了所謂「博士滿街跑」,或是失業博士、流浪博士的情形不斷出現,那顯然我們就必須要檢討,不只是政府,甚至在一般人民的觀念上,要做一定程度的調整、改變。這個社會真的有這麼多人愛唸書嗎?還是因為為了要逃避找工作的壓力而去唸的呢?學位總有唸完的一天,可是接下來要面臨的工作考驗呢?而這時候,蔡英文又在自己的十年政綱教育篇中,提出要廣設公立大學,期望超過50%。

 

仔細思考,如果真的超過50%,是不是就很有可能造成如同現在「大學生滿街跑」的狀況,變成「國立大學生滿街跑」?以前國立大學好歹算是一個有「鑑別度」的指標,但是一旦廣設,是不是會讓這樣的「指標意義」變得蕩然無存?甚至拉低整個國立大學學生的素質?過去「國立大學」在國人的心目中還有一定的品質保證,如果按照蔡英文這樣的計畫,有可能嗎?還是把整個行情打壞掉,越來越缺乏鑑別度,然後如果學生想要讓自己出類拔萃,就必須被迫再進一步去唸碩士、甚至博士,這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來說,真的是好的嗎?是不是會造成以後有更多在街頭流浪,找不到工作的高學歷人才呢?

 

同時,若是廣設公立大學,代表又要花更多國家的錢,若是不加稅,難道政府又要舉債嗎?蔡英文真的可以達成所謂的「四年赤字減半,八年平衡」嗎?

 

蔡英文在十年政綱一開始的財稅篇就說要「四年減半、八年平衡」,問題是,在她往後支票越開越多的情況下,若是沒有提出新的有效對策,恐怕這也只是笑話而已;不然的話,就請小英來告訴我們,對於這樣博士滿街跑,以及她要「廣設公立大學」如此可能在往後造成更多社會問題的政見,是否能夠提出具體有效的解決辦法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霹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