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由於在蔡英文的競選造勢場合當中,有三位小朋友獻上了三隻小豬撲滿給蔡英文,卻遭到監察院糾正,表示依照法律規定,沒有投票權的人並不能捐獻政治獻金;此舉一出,引發社會上不少議論。民進黨除了發起「殺了3隻小豬,還有千千萬萬小豬」的小額募款活動反擊外,「小英同學會」也製作「台灣人民的豬公」小影片,使得這個「三隻小豬」的話題,在近日成為新聞媒體追逐的焦點。
其實在筆者看來,民進黨這次利用「三隻小豬」所創造出的議題與募款效益,的確是相當成功的一種選戰方式。原先蔡英文的選情,由於「蔡教授」個性使然,之前許多的作法和傳統民進黨大相逕庭,加上蘇嘉全案件延燒多日,讓她的聲勢一直起起伏伏衝不上來。不過民進黨的確是相當會選舉的政黨,這次「三隻小豬」事件讓他們剛好可以借力使力;時機點又非常恰好,接續在蔡陣營的「台一線」造勢活動之後,使民進黨剛好可以累積一波波的選戰聲勢下去。
這種造勢其實與歐巴馬在2008年選舉的時候,充分利用網路媒介,將其理念傳播出去,同時進行小額募款,頗有異曲同工之妙;如今兩黨在選舉當中都充分利用網路在造勢、辦活動、播放競選影片,其實很難說執優執劣,例如如果從網路瀏覽率,影片點閱率來看,馬總統本身臉書的粉絲人數可以說大勝民進黨的政治人物;但如果比較在youtube上的藍綠陣營支持者相關影片來說,支持綠營的相關影片點閱率似乎又比藍營高,藍營支持者則較多集中在比較屬於「官方」推出的人物專頁、影片頻道;因此很難特別分出兩陣營在網路經營的高下。
但「三隻小豬」的出現,卻讓民進黨可以讓選戰話題一直延燒;從我們生活的世界將話題蔓延到網路,網路炒熱再回燒到實體世界;如同莊瑞雄在受訪時候所說:「殺了三隻小豬,還有千千萬萬的小豬」,民進黨剛好可以凝聚基本盤,並塑造自己是「小蝦米對抗大鯨魚」、「小豬對抗大怪獸」;利用台灣社會普遍會同情弱者的「慣性」,成功將蔡英文塑造成一位「弱者的領導人」。
但是,當「千千萬萬的小豬」要集結起來,是否能夠思考到,這個一副要「為小豬們代言」的民進黨,明明自己最近就有個在過去一段時間,一直走在違規的道路上,享受生活,生活地很享受,還說自己是「淡薄的違規」的蘇嘉全家族;老公阿全和老婆阿珠和其親戚們自身可能就是屏東的「大鯨魚」、「大怪獸」,結果現在說要來幫「小蝦米們」、「小豬們」代言,這會不會有點不倫不類?就好像是XL的大胖子要穿S號的衣服一樣,這樣的裝模作樣,說要「公平正義」,說要帶領小豬,會不會顯得太諷刺?
就算有千千萬萬的小豬,我們實在也不應該輕易地忘記,民進黨自己就有位千萬財產交代不清的阿全與阿珠家族。也許蔡英文這次的「小豬運動」可以集結到綠營基本盤,但其他的人是不是願意加入,成為「小豬們」,恐怕真的要多多思考啊!